2024年國慶前夕,國務院國資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召開中央企業先進集體和勞動模范表彰大會,中鐵隧道局中鐵隧道勘察設計研究院被表彰為中央企業先進集體。
中鐵隧道勘察設計研究院是集勘察設計、科技研發、技術推先、工程咨詢為一體的創新型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隧道結構智能監控與維護企業重點實驗室、中國中鐵隧道專業研發中心、高新技術企業四大創新平臺;擁有超前地質預報管理信息系統、隧道及地下工程監控量測預警信息管理系統、隧道及地下工程科技信息、BIM施工管理及《隧道建設(中英文)》期刊五大信息平臺。
多年來,中鐵隧道勘察設計研究院始終堅持設計引領,聚力科研創新,通過創新賦能、數智驅動,在高質量發展的藍圖上書寫屬于隧道人的閃亮答卷。
聚力創新邁出新步伐
2024年11月18日至19日,中國中鐵在上海召開智能建造學術研討現場會暨加快推進新質生產力、提升價值創造能力推進會,中鐵隧道勘察設計研究院自主研發的2.0版弧形件智能拼裝機、智能無軌運輸系統、隧道智能檢測車等科研成果亮相中鐵隧道局崇太長江隧道九大智能建造成果觀摩會現場。這是勘察設計研究院緊扣中鐵隧道局“三大核心產業”發展戰略,聚力科技研發,以創新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邁出的又一堅實步伐。
2022年,我國大直徑盾構隧道內部結構仍屬半預制拼裝階段,諸多構件仍采用現澆形式施工,不僅用工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且現場作業環境差、安全風險高。因此,發展全預制拼裝,實現全工序機械化、綠色低碳施工,提升隧道智能化建造,是隧道與地下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中鐵隧道勘察設計研究院率先抓住機遇,組織廣東省隧道結構智能監控與維護重點實驗室骨干技術人員,依托重大工程,聚焦智能建造,開展盾構、TBM隧道智能拼裝、智能運輸、智能感知技術攻關和示范應用研究。
經過一年多的科研攻關和現場試驗,形成了隧道內部結構全預制拼裝與掘進同步施工技術、基于物聯網的隧道內部結構全預制拼裝設備智能化控制技術、隧道內部結構全預制拼裝智能化建造技術;研制了可實現單塊33.6t弧形件和22.6t中隔墻一鍵智能化拼裝機器人,創建了預制塊自動定位與自動安裝的智能化拼裝方法。智能拼裝技術在上海機場聯絡線首次應用后推廣至珠肇高鐵等項目,助力中國中鐵構建盾構隧道智能建造V1.0體系。
在第一代拼裝機器人基礎上,中鐵隧道勘察設計研究院智能化升級絕對坐標測量、受力監測系統、5G通信、角度陀螺儀精調系統、數據智能化管控等,打造箱涵拼裝機器人2.0版,并在崇太長江隧道工程實現常態化應用,助力中國中鐵引領我國盾構隧道智能建造體系從基礎的V1.0全面迭代升級進入V2.0階段,對推動隧道及地下工程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持續激發發展新活力
多年來,中鐵隧道勘察設計研究院堅持黨建引領,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加快建設人才隊伍,持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堅持黨建引領,深化內部體制改革,優化整合內部資源,夯實企業高質量發展基本盤。圍繞主業,重新調整人員編制、發展定位及相關運行管理機制,組織架構進一步優化;梳理整合現有業務模式、業務資源及專業優勢,建立并打造運營機制健全的集群式四大中心,凝聚企業發展專業力量,實現業務能力全面提升。同時,通過升級經營管理模式、積極拓展外部市場,引導黨員干部在改革發展中打頭陣、當先鋒,經營生產實現新突破,規模快速增長。近5年累計新簽合同額16.52億元,實現凈利潤近億元。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創新考核激勵約束機制,強化考評結果與薪酬分配聯動,不斷激發勇當標桿、爭當先鋒的動力,鍛造有目標、有擔當、有業績的干部隊伍。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日益嶄露頭角,有的人從單一專業背景成長為具備多專業能力、具有全局視野的技術通才;有的人從業務骨干成長為行業專家、勞動模范。目前124名在崗員工中,中高級職稱占比達36%、碩博占比達42%,持注冊證書25人,涌現出1名南沙區高端領軍人才、3名中國中鐵級專家、3名省部級專家、1名國家級專家,人才優勢凸顯,企業活力不斷增強。
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中鐵隧道勘察設計研究院堅持以“設計牽引,創新賦能”,加快樹立隧道與地下工程專業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品牌建設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緊跟中鐵隧道局發展戰略,全面提升設計能力,尋找差異化互補,細分市場定位,塑造設計品牌價值。承擔國家某地下特藏洞庫工程設計,首創了全國低溫恒溫恒濕182平方米超大斷面洞庫;設計的荷一路過江通道工程榮獲浙江省勘察設計行業優秀勘察設計成果三等獎。錨定中鐵隧道局核心主業,樹立“設計引導施工,設計優化施工”的理念,為中鐵隧道局孵化項目、中標項目、提升項目效益。2024年,為中鐵隧道局孵化項目25項,承擔標前服務類項目6項、設計管理及設計優化類項目7項、臨建設計類項目4項、設計咨詢及專項設計類12項。
強特色、立標桿,強科研、塑品牌。目前,勘察設計研究院科研項目通過各類鑒定、評審、驗收76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137項;開發企業級工法8項,獲得省部級工法9項;獲得各級科學技術獎61項,其中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中字頭學會/協會及總公司科技進步獎52項;主編企標/地標技術標準9項、參編企標、地標、行標共16項,出版專著3部。
以精品期刊構建高端學術交流平臺,擴大企業品牌影響力。主辦的《隧道建設(中英文)》期刊成功入選CSCD核心庫、公路運輸領域高質量期刊T1級、RCCSE權威期刊,被國際知名數據庫Scopus收錄,影響力指數在國內交通運輸工程154種期刊中排名第7(Q1區),并獲批廣東省宣傳部和科技廳聯合發布的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設項目,榮獲2023年廣東省優秀期刊特別獎、第八屆廣東省精品科技期刊。
“牢記對祖國和人民的擔當與忠誠”——在清晨陽光的照耀下,中鐵隧道局科技大廈一樓入口紅墻前人來人往,紅墻上書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鐵隧道人的殷殷囑托。該院負責人表示,踏上新征程,勘察設計研究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向成為國內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設計與創新一流企業的發展目標奮力前進。 (郭樹煥)